延安精神
您处在的位置:首页>>延安精神>>延安精神

新时代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延安考察,他指出“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精神之一,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新时代延安精神的传承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表现,体现在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实践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承发扬延安精神,从延安精神中学习经验,不断推动中国梦顺利实现,对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延安精神的革命价值传承

延安精神是在党中央领导延安革命实践中,吸收借鉴红船精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精神而形成的。面对延安当时严峻的抗战环境,共产党员不畏艰难、勇于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他们自身的斗争精神,推动了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在苏区建设中,提出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口号,这不仅体现出苏区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也体现出苏区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延安时期,党的理论不断完善,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逐步加深,体现在抗战中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战斗,拥护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体现在革命建设和党员同志的亲身实践中。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新中国的建立,在延安完成了走出窑洞,走上天安门城楼的壮举。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习近平指出,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政治上“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3]提出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权利,激发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热情。

     (二)新时代延安精神的文化价值传承

      延安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延安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首先从理想信念出发,中华民族在革命实践中,构建了国家尊严与政治信仰体系。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爱国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延安革命时期的爱国人士,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安危相结合,彰显了热爱祖国、不断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其次从意识形态来讲,古代思想家持有中庸的思想态度。他们通过对中庸的学习,了解辩证思维。毛泽东把辩证法应用于实战之中,创造性地运用辩证思维,促进了党内思想上的统一;最后从人际交往出发,以理服人。延安时期,毛泽东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政策。

      第二,延安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民本思想,例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君舟民水”等。延安时期条件虽然艰苦,但共产党人站在人民的根本立场解决问题,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爱国人士以天下为己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宝贵的财富在延安特定环境下得到发展,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的高昂斗志。

     (三)新时代延安精神的教育价值传承

       延安时期培养了许多爱国人士,他们在抗大认真学习,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不顾自身安危,克服艰难困苦,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了革命战争及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延安时期的革命者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在新时代,延安精神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延安时期,毛泽东强调“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引导青年在实现本阶段革命目标的同时朝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不断努力。”在新时代,毛泽东的延安时期青年教育理念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会中说道:“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4]其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在内的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青年问题的论述,也为当代青年追求自身的理想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了更好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004年4月中央启动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号工程”,保护和恢复延安革命旧址,充分发挥延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延安当地政府建成了一批具有红色意义教育基地。通过开展讲座、话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极大提高了延安作为我国革命圣地的崇高地位。在课堂教学融入延安精神的讲解,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让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延安精神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感悟那个时代的精神,并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

       三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不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一)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为阵地,宣讲延安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平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宣讲性和意识形态性,致力于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对促进延安精神继承发展起着主要作用。”首先,在课堂上融入延安精神的讲解,加入相应的延安精神板块,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中。从延安精神的形成历史背景和条件出发,运用集中学习、纳入课堂等经典教学方式,讲述延安建设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学生了解到延安建设发展历程中的艰辛不易,了解延安人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在学科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加入延安精神,通过与教学活动整合,与校园环境整合,与艺术实践整合,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这段历史,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与情况,在历史中感悟魅力与情感。其次,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延安精神。为更加清晰的了解老一辈延安人的爱国奋斗史,采取一系列延安历史经典回顾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寒暑假社会实践,考察调研延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英雄人物故居,参观延安博物馆和展览馆,通过专家专题讲座和参观展览等的宣讲活动,让青少年全面的、具体的、多角度的理解延安精神。

     (二)以优秀资源为载体,传承延安精神

      “红色基因包括于延安精神之中。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红色养分,既是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讲好延安故事、中国故事的需要,更是充分发挥延安精神这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三大教育示范基地作用的需要。”延安地区革命旧址保留完整,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一是保护延安精神的物质载体。对于延安的物质文化资源,要加强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保护力度,建立延安文化资源数据库,尤其对现存的烈士遗物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系统地梳理。二是寻找延安精神的精神载体。立足于“人、事、物”三方面,按照专题方式,将延安精神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代表性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资源开发利用。根据时间开展相关的重大专题,全方位梳理延安精神,重点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典型人物和优秀干部进行开展,深挖其在背后隐藏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三是培养延安精神的活动载体。创新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一系列的教育专题活动,以满足社会多个阶层的不同需要。开展有关延安精神的报告会,组织学习延安精神内涵,并将延安精神和中国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多样的特色实践活动。用心创造文艺精品,包括话剧、电视剧和电影等,建设相应的文化场馆。弘扬延安精神还可以通过社区的各种活动,例如,社区居民通过举办“周末故事会”和“社区文化晚会”等活动,介绍延安时期的故事和人物,与新时代的英雄事迹相联系。讲好延安故事,通过对典型事例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将延安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合到生活中,发挥其对人民群众的巨大引导作用。

     (三)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平台,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传播需要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以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广泛性、互动性为特征,为延安精神传播提供了途径。首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宣传延安人物和故事,例如将延安建设时期的歌曲、纪录片、影视剧等在黄金时间播出,把延安建设时期的典型事迹和英雄人物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对其的报道和宣传,树立时代榜样。还要推动弘扬延安精神的网上传播基地建设。其次推动延安精神的网上传播基地建设。开设相应专题网站,将“延安精神”的特别报道放在网站首页、重要版面等突出位置,系统解读其精神内涵。重点开发利用例如抖音和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利用市场化方式、专业化手段传播延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历程,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延安时期的艰苦历程。将延安精神与情景模拟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让网民在模拟事件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延安精神,促进延安精神的弘扬和传播。还可将延安精神收入数字博物馆,帮助他们理解、掌握、学习和传承延安精神。此外,可以运用“互联网+”与延安相结合,针对延安的地方特色,推动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特色旅游产业等相结合,制作拥有延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业和文旅品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为“互联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延安精神传播的同时,也推动了延安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来源|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甘泉县委员会党校

联系电话:0911-4222231(办公室) 邮箱:15386188060@qq.com 

地址:延安市甘泉县委院内 陕ICP备2023006140号